张文升 研究员 银川市农牧局
2018年7月17日
在肉牛舍饲生产中缺乏运动,自身免疫力下降,疾病的发生再所难免,现就将牛常见的几种疾病防治简述如下:
(一)传染病类
1.口蹄疫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牛、羊、猪等家畜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牛的易感性最高。临床特征为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烂斑。病原体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分为7个主型,即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1型,其中以A、O两型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各型病毒引起的症状一样,但无交叉保护作用,动物感染后,只对本型病毒产生免疫力。
口蹄疫病毒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很强,在自然条件下,含病毒的组织与污染的草料、皮毛及土壤等可保持传染性数周至数月。粪便中的病毒,在温暖的季节可存活29-33天,在冻结条件下可以越冬。但对酸和碱很敏感,易被酸性或碱性消毒药杀死。
(1)流行特点:它流行于一年四季。
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牛的水疱皮和水疱液中,其粪尿、乳汁、精液、口涎、眼泪和呼出气中也含有病毒。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易感牛的消化道、呼吸道或损伤的皮肤粘膜而感染发病。主要的传播媒介是污染的空气、草料、饮水以及饲养和运输工具,鸟和风可从远方传播。发病率很高,但病死率不到1%-2%。冬春多发,夏季往往平稳。
(2)临床症状:潜伏期2-4天,最长1周左右。病牛以口腔黏膜水疱为主要特征。病初,体温升高至40-410C,精神委顿,闭口流涎。1-2天后,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粘膜发生水疱,不久水疱破溃,形成边缘不整的红色烂斑。趾间及蹄冠皮肤表现热、肿、痛,继而发生水疱、烂斑,病牛跛行,当水疱破溃,体温下降,全身症状好转。若蹄部继发细菌感染,局部化脓坏死,则病程延长,甚至蹄匣脱落。病牛的乳头皮肤也可出现水疱。哺乳犊牛患病时,水疱症状不明显,常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症状而突然死亡,病死率高达20-50%。
(3)鉴别诊断
牛粘膜病特征是病牛口粘膜有与口蹄疫相似的糜烂,但无明显的水疱过程,糜烂灶小而浅表,以腹泻为主要症状。
牛水疱性口炎病特征是口腔病变与口蹄疫相似,但较少侵害蹄部和乳房皮肤,常在一定地区呈点状发生,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低,多见于夏季秋初。
(4)防制措施
平时的预防措施:做好主动防疫坚持接种口蹄疫疫苗,所用疫苗的病毒型必须与当地流行的病毒型相一致,否则不能预防和控制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
发病时的防制措施:首先,发生口蹄疫时,应立即上报动物防疫部门,划定疫区,严格封锁,严防蔓延。必要时应采样送检确定病毒类型,其方法是先用清水洗净口腔,然后无菌抽取牛舌面水疱液或剪取水疱皮,装入空瓶,冷藏保存,迅速送有关部门检查。其次,对确诊的病畜和同群畜扑杀后与污染物一起焚烧深埋。然后,对疫点周围未感染的牛、羊、猪,应立即接种口蹄疫疫苗并进行检疫。最后,污染的圈舍、饲槽、工具和粪便应进行彻底消毒。14天后,无新病例出现,报请上级批准后解除封锁。
2、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流行于肉牛舍饲期间,环境差、运输途中。
【症状】
急性:呈腹式呼吸,有典型的胸膜肺炎症状,高热、流浆液或脓性鼻液,由于呼吸困难易发出“吭”声,触诊肋间有疼痛表现。
慢性:食欲时好时坏,常发干咳,胸前、腹下颈部有浮肿。
【治疗】用氟苯尼考注射液治疗。用复方盐酸林可霉素硫酸霉素+正泰霉素、治疗。
3、牛病毒性腹泻:主要流行4-24月龄以冬季和春季交会间多发。
【症状】
急性: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0—42度,鼻镜□腔粘膜溃烂。舌上皮坏死,呼气恶臭,断而发生亚重腹泻,呈水样,有纤维素性伪膜和血。
慢性:以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和□腔粘膜发生溃疡为特征,有的皮肤皲裂,出现局限性脱毛和表皮角化。
【治疗】有条件时注射疫苗预防,发病时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品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长时间带毒,故应淘汰。
4、布鲁氏杆菌病
布鲁菌病(布氏杆菌病)又称传染性流产,是由布鲁菌(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一、病原
本病的病原为布鲁菌。本病菌是一种微小、近似球状的杆菌,大小为1.5微米ⅹ0.5微米,形态不规则,不形成芽胞、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为需氧兼性厌氧菌。本病菌对热抵抗力不强,60℃时30分钟即可杀死,但对干燥抵抗力较强,在干燥土壤中,可生存2个月以上。在毛、皮中可生存3~4个月。结日光照射以及一般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本病菌有很强的侵袭力,不仅能从操作的粘膜、皮肤侵入机体,也可从正常的皮肤粘膜侵入体内。
二、流行特点
牛对本病的易感性,随着性器官的成熟而增加。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病菌随病母牛的阴道分泌物,和病公牛的精液排出,特别是流产的胎儿、胎盘和羊水内含有大量的病菌,通过消化道传染,主要是易感牛采食了污染的饲料、饮水所致。另外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如接触了污染的用具,或者与病牛交配、皮肤或粘膜的直接接触而感染。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新发病牛群,流产可发生于不同的胎次;在常发牛群,流产多发生于初次妊娠牛。
三、临床症状
母牛除流产外,其他症状常不明显。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第5~8个月,产出死胎或弱胎。流产后可能出现胎衣不下或子宫内膜炎。流产后阴道内继续排褐色恶臭液体。公牛发生睾丸炎,并失去配种能力。有的病牛发生关节炎、滑液囊炎、淋巴结炎或脓肿。
四、剖检病变
剖检可见胎盘呈淡黄色胶样浸润,表面附有糠麸样絮状物和浓汁。胎儿胃内有粘液性絮状物,胸腔积液,淋巴结和脾脏肿大,有坏死灶。
五、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不易确诊,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
六、预防
应坚持自繁自养,加强饲养卫生管理,搞好杀虫、杀鼠,定期检疫(每年至少1~2次);严禁到疫区买牛。必须买牛时,一定要隔离观察30日以上,并用凝集反应等方法做2次检疫,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免疫预防方面,布鲁菌病疫苗有布鲁菌羊5号病菌苗、布鲁菌猪2号病菌苗和布鲁19号菌苗,使用方法按说明书规定。接种过菌苗的牛,不再进行检疫。发生布鲁菌病后,如牛群头数不多,以全群淘汰为好;如牛群很大,可通过检疫淘汰牛,或者将病母牛严格隔离饲养,暂时利用它们培育健康犊牛,其余牛坚持每年定期预防注射。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阴道分泌物应深埋,被污染的牛舍、用具等3%~5%来苏儿消毒。同时,要确实做好个人的防护,如戴好手套、口罩,工作服经常消毒等。
七、治疗
对一般病牛应淘汰,无治疗价值。结价值较昂贵的种牛可在隔离条件下进行治疗。对流产伴有子宫内膜炎的母牛,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和子宫,每日早、晚各一次。另外,应用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等)治疗。
5、牛结核病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患结核病的牛是主要传染源,每一头病牛对周围的牛都有很大的威胁。这种病的传染渠道是呼吸道感染,在肉牛养殖场中以患病的牛喷出的飞沫和含有结核杆菌的尘土为这种病的直接传染源。有一部分牛是通过消化道感染的,其中犊牛占多数。
病原
结核分支杆菌共有三种型,即人型、牛型和禽型。人型结核杆菌细长而稍弯曲;牛型略短而粗;禽型小而粗,略具多形性。无芽孢和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对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和环丝氨酸等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治疗方案
(1)对症状较轻的病牛用异烟肼每天3~4克,分3~4次混于少量精料内喂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两个疗程。
(2)症状重的牛,每天用异烟肼l~2克,口服。链霉素3~5克,肌肉注射,隔天1次。
(3)异烟肼口服1~2克,对氨基水杨酸钠每天4~6克,肌肉注射或每日80~100克分2次口服。
(4)利福平,成年牛每天6~10克,分2次口服。
防治措施
防制牛结核病,以检疫、隔离、消毒和培育健康犊牛为主要措施。
1.检疫
无病牛,特别是未发现结核病的牛群,每年应定期普遍地用结核菌素试验和临床检查进检疫,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病牛。对新引进的牛,应隔离观察1~2个月并经结核菌素试验,证明无病者方可混群。
2.隔离
对于检出的阳性病畜应立即隔离,并经常作临床检查,发现开放性结核病畜时,宜加以扑杀。检出的疑似病畜也应隔离,可建立隔离牛与健康牛严格隔开。如为疑似结核牛,应于25-30d进行复检,其结果仍为疑似反应时,经25~30d后可再进行第三次检疫,如仍为疑似反应,可酌情处理。
3.消毒
做好经常性的消毒工作,严防病原散播。比较有效的消毒剂是含有效氯5%的漂白粉乳剂,20%新鲜石灰乳或15%石炭酸氢氧化钠合剂。粪便可堆积发酵消毒。
4.培育健康犊牛
当牛群中病牛多于健康牛的情况下,可通过培育健康犊牛的方法,将病牛群更新为健康牛群。一般在犊牛出生后,即进行体表消毒,并从病牛群中隔离出来,人工喂给健康母牛的初乳,以后即喂消毒乳或健牛乳。断奶时以及断奶后8~6个月,进行2次结核菌素试验,均为阴性反应者即可并入健康牛群。受威胁的犊牛可进行卡介苗(BCG疫苗)接种。在出生1个月以后,胸垂皮下注射,20d后可产生12~18个月的免疫力,故应每年接种一次。
(二)消化系统疾病
1、瘤胃积食:由于精料饲喂过多,饮水不足,造成胃液分泌不足,食物怠滞于胃内,造成胃部坚硬如石。
【治疗】急性时做瘤胃切开状。慢性时,停饲2-3天,用健胃药灌服2-3次,并用健胃针肌注。
2、瘤胃臌气:是由于吃食易发酵的饲草或饲料,并粗纤维含量过大。造成肠内发生便秘阻碍气体的排出,胃内容物发酵产生过多酸度性物质不能代谢排出,致使胃内臌气。
【治疗】用排透管针穿刺放气,排除肠道阻物。
3、腹泻: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有饮水过多、染病过程中。制止发酵。有エ人盐灌饮用污染,伤食后期传。
【症状】粪便稀薄如水,大肠音增强,肠内产气过多。
【治疗】夏季控制饮水,不饮用池表水,用痢菌净饮水或氟派酸饮水,肌注乙酰喹注射液。对于传染病治疗同传染病,如用酒糟饲喂用量不当易造成酸中毒腹泻。在饲喂酒糟的同时,加足小苏打用量缓解中毒。同时,用健胃散拌料饲喂病牛,量要足。
(三)呼吸道疾病
1、感冒:鼻流清涕或脓汁,体温升高不明显,属上呼吸道症状。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多变,牛机体受凉后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病。病牛体温升高、流清鼻涕,吃草反刍减少、耳鼻发凉毛竖立、浑身发抖、口流黏液、舌面发白、呼吸加快。
防治措施:
①平时注意牛舍保暖、干燥和清洁卫生,防止其突然受凉。
②生姜200克、大葱250克、茅草根200克,水煎汁,1次灌服。
③30%安乃近3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
④青霉素200万单位,百尔定4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
⑤防风60克、荆芥50克、薄荷50克、紫苏50克、生石膏40克、生姜50克、大葱100克,水煎灌服,每天1剂,连用3天,效果良好。
⑥用氟苯尼考注射液主治用柴胡注射液辅治。
2、肺炎
主要以气候聚变性肺炎和异物性肺炎为主。
防治措施
1.一般来说对病畜需加强护理,单独饲养。
2.药物以抗菌、消炎为主。青霉素、链霉素,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新霉素为4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注3-5天;四环素为5-12mg/kg体重,1次静脉注射,每天2次;卡那霉素为15mg/kg体重,1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土霉素2.5g,溶于生理盐水50ml,1次静脉打针,逐日2次;氯霉素为10mg/kg体重,1次肌肉注射。磺胺二甲嘧啶为200mg/kg体重,1次口服,每天1次,连服3-5天;磺胺溴二甲嘧啶为100mg/kg体重,1次口服,每天1次,连续2-3天。在治疗中,应根据病牛全身状况,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如强心、利尿、补液等措施。临床使用撒乌安合剂效果较好,具有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毒作用。配方是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100Oml、25%葡萄糖液500ml、10%水杨酸钠液100ml、40%乌洛托平20-3Oml、20%安钠咖液10ml,1次静脉注射。中药处方:百合、桔梗、冬花、天冬、寸冬、连翘、花粉、百部、枝子、黄芩、紫苑各3Og,知母4Og,斗今、甘草各24g,粉成末,1次口服,每日1剂,连服3剂。
3.加强防寒保暖措施,加强运动,过止过劳,在饲喂时异物及时挑出。
(四)四肢病
1、蹄叉腐烂:由于舍内环境条件差大,加之以上因素造成的。发现粪便不能及时消除,后肢负重量大。
【治疗】如遇化脓,排脓后向脓腔内注入青+链+鱼腥草2:1/10ml、即可连用2-3天。
2、肢体扭伤:由于牛群之间互相争地盘,造成的。
【治疗】vb120ml,安痛定20ml分点肌肉注射,并热敷。
(五)神经中枢疾病
中暑:
(1)病因:中暑是日射病和热射病的统称。在炎热季节,牛的头部受到强烈日光的直接照射,引起脑及脑膜充血和脑实质的急性病变,发生日射病;在潮湿高热的环境中,机体散热困难,体内积热,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紊乱,发生热射病。
(2)症状:在酷暑盛夏季节牛突然发病。病牛精神沉郁或兴奋,运步缓慢,体躯摇光。全身出汗,体温高达42℃以上,体表烫手。脉搏增数,达100次/分以上。呼吸高度困难,张口伸舌,呼吸数多达80次/分以上,肺沁呼吸音粗厉。结膜潮红,水样鼻液,口干舌燥,食欲废绝,饮欲增进。后期,高热昏迷,卧地不起,肌肉震颤,意识丧失,口吐白沫,结膜发绀,痉挛而死。
(3)防治措施
将病牛置于阴凉通风处,头部泼冷水,凉水灌肠,勤饮凉水;或用西瓜2-3个灌服或用冷井水滴浇牛头两角之间10-15分钟-次,避免用冷水洗全身。用排风扇,使空气流通。
严重者先注射安钠加20ml,再根据情况而定。
药物降温,可用2.5%氯丙嗪液10-25毫升,肌肉注射,或混在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当体温降至39℃时,停止降温。
维护心肺机能,可先注射强心剂,接着静脉放血1-2升,然后输注复方氯化钠液或生理盐水或平衡液1000-2500毫升。
纠正酸中毒,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液500-1000毫升。
降低颅内压,可静脉注射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500-1000毫升,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500-1000毫升。
病牛兴奋不安时,可静脉注射娄溴注射液100毫升,或用其他镇静剂。
病情好转而食欲不佳时,可应用健胃剂,如龙胆酊、大黄酊、人工盐等。
预防:在炎热季节,役用牛应早晚干活,中午休息,使役时也应有尽有休息勤饮水,避免烈日暴晒,圈舍应有遮荫设施。厩舍应宽敞,能风良好。车船运输,不可过于拥挤。经常洗刷牛体,保持凉爽清洁。多发生于“三伏”季于,由于受太阳光直射或空气不畅,造成体内热能过高。闷热,舍内空气不对流。